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邯郸道上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邯郸道上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邯郸道上
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小题2:简析“卢生”在诗中的作用。(4分)
答案

小题1:通过秋风、古木、荒祠、雨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的古道秋景图(2分),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2分)。
小题2: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2分),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形象中的意境。从前两句找出构成画面的意象,秋声(秋风)、古木、荒祠、潦清(雨水)等;结合意象,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结合诗句作答,如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等;由这些画面可体会出所营造的氛围是萧瑟凄凉的。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中的借典抒情。通过诗歌注释可知运用了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满身尘土”“拜”点出了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最终步卢生后尘的结局。答题时要结合典故来分析“卢生”所体现的讽刺效果。
举一反三
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7分)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德佑二年(1276),伯颜占领临安,与芮投降元朝,封平原郡公,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
小题1: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3分)
小题2: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月照花林皆似霰。
(2)惊风乱飐芙蓉水,                
(3)                       ,朝如青丝暮成雪。
(4)                 ,铁马秋风大散关。
(5)                 ,波心荡,冷月无声。
(6)名岂文章著,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泛 舟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①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世尊称朱子。
小题1:这首诗歌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末句“自在”二字的涵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沭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小题1:这首诗的前三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中“嫌”字的妙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