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早春寻李校书元稹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今朝何事偏相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早春寻李校书元稹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今朝何事偏相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小题1:本诗写景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其写景手法进行赏析,至少写出三种。(6分)
小题2:本诗前三联与最后一联在思想感情上有何联系?(5分)
答案

小题1: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柳枝似笼裙,梅花如鸡舌,江水像琼花,三个比喻从形态和色彩两方面比喻本喻,生动形象。②动静结合。前三联写景,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春风、江流、山莺是动静,柳枝、梅、芦笋是静景,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③用多种感觉写景,全面而精确地写出了早春风物。云白、柳绿、梅红等是视觉,“兼红气”写的是嗅觉,“莺啼尚小”写的是听觉。④远景近景相结合。第一联是远镜头,第二联则是近镜头,第五句是远镜头,第六句又是近镜头,画面有层次感。⑤写景用词精妙。如“穿”字形象地写出了春的活力,破土而出的芦笋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力量。(以上5点,每点2分,任3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前三联写景,突出了“早春”的风貌 ,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喜悦之情。(2分)最后一联解释喜悦的原因——“寻李校书”。 因寻李校书之故,诗人才清早出门,才见一路好春色的。(2分)从这联,我们可以感知诗人和李校书的友情的深厚。(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解答本题要先回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柳枝似笼裙,梅花如鸡舌,江水像琼花,生动形象。②动静结合。春风、江流、山莺是动静,柳枝、梅、芦笋是静景,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③用多种感觉写景。云白、柳绿、梅红等是视觉,“兼红气”写的是嗅觉,“莺啼尚小”写的是听觉。④远景近景相结合。第一联是远镜头,第二联则是近镜头,第五句是远镜头,第六句又是近镜头,画面有层次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回答本题要答出前三联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最后一联写的什么内容。前三联写景,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春风、江流、山莺是动静,柳枝、梅、芦笋是静景,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突出了“早春”的风貌 ,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喜悦之情。最后一联解释喜悦的原因。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节选自《诗经·氓》)
小题1:结合语境,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散文化语言。(70字左右)(3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本段中的赋、比、兴手法。(任选一种手法即可)(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背诵篇目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外无期功强劲之亲,               。                   (李密《陈情表》)
(2)            ,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诗经·氓》)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8)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菩萨蛮·咏梅
[宋]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选自《朱淑真集注》)
小题1: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3分)
小题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