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别 匡 山①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别 匡 山①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别 匡 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释】①匡山,在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康乡境内。李白青少年时代曾在此读书习剑、访道寻仙十年左右。
小题1:本诗首联描绘了匡山景色怎样的特点?中间两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试简要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析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1)①首联描绘了匡山清幽美丽的特点。(1分)首句写匡山远景,晨曦初露,翠峰参差,景色秀美。(1分)次句写匡山近景,山风和畅,藤影摇曳,轻拂栏槛,环境清幽。(1分)②中间两联写出了诗人安闲舒适的生活状态。(1分)诗人 “将犬”为伴,“带樵”晚归,听“猿啼”,看“鹤飞”,心旷神怡,安闲舒适。(1分) (共5分)
小题2:(2)①诗人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或胸怀天下的大志)。(1分)②全诗用美景和闲适生活来衬托壮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固然让人安闲舒适,但诗人“无心恋”, “已将书剑许明时”,决心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表达了奋斗的豪情和高远的追求。(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先要注意到题目的两个问题分别要求根据首联和中间两联的内容作答。在答题时,可先以一句作结,再以具体诗句为证分析。比如赏析首联,要先总体答出首联描绘了匡山清幽美丽的特点,再具体分析:第一句写匡山远景,晨曦初露,翠峰参差,景色秀美。第二句写匡山近景,山风和畅,藤影摇曳,轻拂栏槛,环境清幽。赏析中间两联也是这样,先总提答出此两联写出了诗人安闲舒适的生活状态。再具体分析诗人“将犬”为伴,“带樵”晚归,听“猿啼”,看“鹤飞”等行为所表现出的心旷神怡,安闲舒适的生活状态。
小题2:
试题分析:赏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注意使人在诗中所用的词语和所描绘的景色,再结合注释所传达的作者写作本诗是所处情境的信息分析。根据注释,可知匡山是诗人青少年时曾经读书习剑之地,结合尾联“已将书剑许明时”一语,可知此诗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然后具体分析:全诗用美景和闲适生活来衬托壮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固然让人安闲舒适,但诗人“无心恋”,决心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表达了奋斗的豪情和高远的追求。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8分)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作者被投降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词人爱湖之“甚”,故对鸥鹭产生结盟之愿,运用比拟的手法,希望结盟之后常来常往,不要互相猜疑。
B.词人与鸥鹭结盟,但是鸥鹭立于水边苍苔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水藻,对词人的美意不理不睬。
C.“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两句,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词人悟出社会沧桑和个人沉浮的哲理,内心生出旷达开朗。
D.词人“甚爱”带湖,词中充溢着优游之趣、闲适之情,表现出了带湖生活的快乐自得,全词一扫被弹劾落职的落寞与孤愤。
小题2:本词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渎下面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水仙子·客乡秋夜
赵善庆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注:嵯峨,山高峻貌。
小题1:曲辞中哪些景象增强了诗人的“归兴”?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曲辞最后三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两种加以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出塞(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小题1:试分析诗歌第二句中“寒”字的妙处。(4分)
小题2:全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并简要分析是如何刻画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①稜稜(léng):冷硬,像有棱角一般。
小题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对词的下阕,明代李攀龙评曰“以梅花为故人,便见不孤”,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评语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晚步
【清】历鹗
斜景忽已暝,流莺时一鸣。水光知月出,花落见风行。
僻地非遗世,新畦欲耦耕。孤吟少俦侣,发兴自江城。
①此诗写于厉鹗因家贫租屋东园读书时,两年后,他考中举人。
②发兴:激发意兴。
小题1:简析颔联是怎样写出诗人散步时的环境的特点的。(4分)
小题2:请结合后两联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