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作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小题1: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6分)
答案

小题1:(5分)选择了初秋季节大明湖上的荷叶、荷花、木兰舟等意象来突出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2分)然后用比喻的手法把荷花比作“红妆”把荷叶比作“翠盖”,色彩鲜明。(3分)
小题2:(6分)上片是回忆与李辅之游大明湖时的得意情景,下片是写与友人分别后只能借酒寄托离愁的现实.(2分)以美好回忆反衬今之离愁.(2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找出描写“江山如画”的意象词,然后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即可。如意象词“荷叶”“荷花”“木兰舟”等”;由“红妆”“翠盖”可联想到同荷花、荷叶有相似之处,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江山如画”的特点。
小题2:
试题分析:从上下片写作内容看,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结合注释可知,上片是回忆与李辅之游大明湖时的得意情景;由“一尊白酒寄离愁”可联想到词人借酒浇愁的情景;由“千里故人千里月”“几日到东州?”可体会出词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江山如画”的美景,下片写哀愁思念之痛,故词人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        ,秋天漠漠向昏黑。         ,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①天津桥:建于唐朝的东都洛阳洛水之上。②雍陶:晚唐诗人。③上阳:指上阳宫。上元年间始建,武则天、唐玄宗曾多次巡幸洛阳。安史之乱后,宫苑遂日渐荒芜。
小题1:请具体说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
小题2: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小题,共 9分。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小题1:词的上片那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小题2:本词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小题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滕王阁序》)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园,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                  。(《梦游天姥吟留别》)
(4)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5)情人怨遥夜,                               ,披衣觉露滋。(《望月怀远》)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独 秀 峰①
(清)袁枚
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④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④伤:妨碍。
小题1:请赏析第二句中“插”字的妙处。(3分)
小题2: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境。(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