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韩偓水自潺湲日自斜, 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 不见人烟空见花。小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韩偓水自潺湲日自斜, 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 不见人烟空见花。小题1: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 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 不见人烟空见花。
小题1:请对首句中的两个“自”字进行赏析。(6分)
小题2:“不见人烟空见花”用了对比反衬手法,请分析其在诗句中的具体表现和表达效果。(5分)
答案

小题1:①用两个“自”字来描写潺湲之水和西斜之日,营造了当地的一切都是自生自灭,与人无涉,村落皆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泉州军暴行的愤慨之情。②两个“自”字连用,强化了对村落荒废的描写,突出了诗人感情的抒发。③两个“自”字造成音韵上的回环反复,表现了诗人情感的悲痛低迴。④与尾句的“空”字相呼应,共同营造了遭受洗劫后的村落的荒凉景象。
小题2:①诗中一“见”一“不见”,相互衬托,把“千村万落如寒食”的荒凉破败的惨象展现在人们眼前。②以乐景衬哀情,鲜花盛开反衬出不见人烟的的怅惘、感伤之情。③将眼前的有花而无人烟的景象与想象中过去人烟与鲜花共存的和谐景象对比,突出了眼见的荒凉与心中的悲伤。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一是“自”的赏析,可以参考《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句;二是两个“自”连用的赏析,可以从内容及形式两方面来思考。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具体表现”即拿什么和什么作对比,拿什么来反衬什么;表达效果一是突出了什么内容,二是表达了什么情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11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小题1: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后面的题目。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小题1:这首诗颔联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棠花怎样的特点?(5分)
小题2:诗歌后两联写到歌女“莫愁”、画家“梁广”和“ 蝴蝶”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曹松是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
小题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6分)
答:                                
小题2:请结合全诗主题,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的题目。(11分)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碧白,山青花欲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小题1:请分析“燃”“又”两字的妙处?(6分)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的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小题1:简要描述诗歌第一句所描写的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5分)
小题2:诗歌第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