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 莎 行   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 莎 行   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 莎 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题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3分)。“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2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
小题1:①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②写景动静结合。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③以动衬静的写法。 “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④远景与近景交错。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至少答出两种手法,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
解析

小题1: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从诗句入手,而且要从重点意象及有关情感的词汇入手。如红稀、绿遍等词说明春天将尽。春风不解,愁梦酒醒,说明作者内心有忧愁。两者联系起来可看出作者因春去而忧愁,因春风不解心中意而忧愁。
小题1:题目要求分析诗词景物描写的特点,也就是要学生分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来描写景物,用了什么描写顺序来描写景物。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不解二字是人才有的感情,而春风和杨花在作者笔下具有人的情感。一个扑字使画面有了动感,再者还可从近景与远景的交错描写角度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8分)
题大庾岭北驿
唐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线,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
小题1:这首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应”字极为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该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这首诗在抒发感情方面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对有特色的一种手法做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小题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小题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小题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  ___的景色,主要可以从___       _、____       __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3分)
小题2: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____       __之愁和___          ___之情。(4分)
小题3:品评首联中的“滞”多重含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切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做此诗时,被久放为黄州刺史。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描写出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小题2:最后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述。(4分)
答: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