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小题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小题2:全诗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小题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小题2:全诗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小题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小题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有人评价“春日偏能惹恨长”有“避平见奇之妙”,为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4分)先写景,后抒情:(2分)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李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1分)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1分)
小题1:(3分)反衬(乐景衬哀情)(1分)前两句写春天美丽的景色来反衬后两句所表现的愁情(1分),使愁情显得更加强烈(1分)。
小题1:(3分)这句诗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1分),却反过来迁怒于春日,说春日惹恨,把恨引长(1分),立意新奇,造词巧妙。(1分)。
解析

小题1:先写春天的色彩;(1分)次写春天的繁花;(1分)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1分)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1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此处用了反衬,写春天美丽的景色来反衬后两句所表现的愁情。
小题1:“春日偏能惹恨长”奇在何处,不写因愁闷而百无聊赖,而反过来迁怒于春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小题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用了什么手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秦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注】本诗作于郑板桥六十岁时,是年潍县遭逢饥荒,为赈灾民,作者未得上司准许开仓放粮,引起上司的不满,被迫解职。
小题1: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2分)
小题2:诗歌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形象与人生追求?(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孤 雁[注]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小题1: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6分)
小题2: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鸦这一形象?(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小题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4分)
小题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小题1: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小题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