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数 日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野 望翁 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数 日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野 望翁 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数 日
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 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小题1: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
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欣喜,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 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
心态在欣赏秋景,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每点2分,共4分)
小题1:示例: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
了一半。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
显现出淡远清幽的意境,显得冲谈而清奇,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分析“放”字的拟人手
法,“疏”与“遮”前后对照映衬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翁诗末两句,写诗人登山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从诗人的视角的变化,写
出登山看水却又于水中见山的体验,写出山的青翠水的澄澈,表达一种理趣,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分析“忽”“闲”“见”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解析

小题1:两首诗的感情方面,首先看赵诗,诗歌首句就交代了创作的背景:连日凉风飒飒,黄叶飞舞,作者拖着病体,来到户外。他想散散心,缓解一下病痛的苦楚。疏疏朗朗的秋林外,远远的一抹淡淡的远山投进眼睑,不禁使人顿生喜悦,几片闲云飞来,旋又遮住那一带秋山。喜中又投进淡淡的哀怨之情;翁卷的诗歌首两句就显示出闲适秀逸的韵致:秋色满天,那凉凉的晴爽的天气似乎溶进那湾秋水中,山峦远远近近的,像一幅水墨画。后两句诗人更是意外之喜连连,他原本是上山看水,却没有想到在水中看到了别样动人的青山。那种无意追寻却意外邂逅的惊喜真是洋溢于诗句之中。
小题1:古诗中的佳句,主要有几个方面使得这些句子的夺人耳目:一、炼字;二、炼意;三、造境。炼意有分为议论精辟和意趣奇佳。赵诗末两句写的极有生气,主要体现在几个动词的使用上。几个动词的使用赋予山、林、云以人格化的魅力,同时,又使得诗中的意境冲淡而悠远。把自己淡淡的感情融于其中。翁诗的主要特色是炼意,其中既有理趣,又有情趣。颇能代表宋人理趣、情趣小诗的水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5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笋,初夏常见之物。②木笔:又名辛夷花,初夏常见之物。③瓯:一种茶具。
小题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注】淮阴市,暗用“淮阴市井笑韩信”的典故。
小题1:“月照高楼”与 “月上柳梢”、“晓风残月”中的“月”分别有什么意味?(5分)
小题2: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书友人屋壁
[宋]魏野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小题1:诗中的“友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5分)
小题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11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清幽意境的?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小题1: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手法多样,请举出其中一种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