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早兴 自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早兴 自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早兴 
自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睡。本诗是诗人到任杭州第二年时所作。
小题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3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析尾联中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小题1:诗歌尾联写诗人夜晚没有思想之梦撩人愁思,故而在睡醒后心境空明。这是因为诗人的身心已经完全陶醉在春天的气息里。语言淡雅,节奏明快。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常见表现手法的能力
题目的审题很重要:从细微处,意思是说细节描写,表现生活情趣,什么情趣呢?从诗歌整体看,写的是春天到来时,作者内心的喜悦(杭州的春天自然是迷人的)。那么再来赏析画线句子就容易了:两处细节,一是从动作上,一是从心理上,都写出了春天到来,作者脱去沉重棉衣的轻快和喜悦。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诗从注释到内容,都很清晰的显示此时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轻松之态:早晨的阳光那么明亮,地上已经有了温湿的水气,鸟儿也对着晴天欢快鸣叫,自己脱去棉衣,心里十分轻松,而因为春光明媚,春色怡人,作者竟然连思乡之情都淡了,不怎么想家了,也就自然不做乡梦了(侧面描写)。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
王十朋①
弱羽②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③。
【注】①王十朋:南宋诗人,力主抗金,为投降派所忌,多次辞官离开京城,曾于夔州当地方官。韶美为其挚友。②弱羽:飞行力弱的鸟。③静晖:夔州静晖楼。
小题1:“弱羽年来正倦飞”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说说“倦飞”二字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5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6分)
小题3:默写空格处句子(6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孰能无惑?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3)(             ),(               ),风雨不动安如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小题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小题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10分)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小题1: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8分)
鹧鸪天
[宋]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③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此二句化用古乐诗《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上阕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相见欢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闲晚溜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注] ①溜:水流。 ②斜川:晋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作诗记之。③清商:
即商声,古时五音之一,其声凄清,故称“清商”。
小题1:这首小令写景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意境有什么特点?(2分)
小题2:你认为诗中的人物应是怎样的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