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②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②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⑦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⑧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都不属宋朝词人作品的一组是(     )
A.①⑧
B.②⑧
C.④⑨
D.①⑩
(2)属宋朝同 一词人作品的一组是(     )
A.④⑧
B.⑥⑩
C.④⑦
D.③⑩
(3)都使用了修辞格的—组是(     )
A.①③⑨
B.②⑦⑩
C.③④⑤
D.⑤⑦⑧
答案
(1)A
(2)B
(3)C
举一反三
对下列诗句的内容、表现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中的“天鸡”,是古代传 说里的一种鸡,这两句诗是诗人登山的开始,从飞度静湖到登上天姥山顶,一路写来,景物一步步变幻,梦境一步步展开,色彩也一步步加浓。
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几 句诗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起到了烘 托下文的作用。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羞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和表情表现了她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 跳鱼拨剌鸣。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 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苏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于扇,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足见此两句所抒之情感人至深。它们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仔细揣摩词意,回答后面的问题。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时节的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构思很灵巧,善用比喻,幻想别致,试据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