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同一事物,用不同的名字指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同一事物,用不同的名字指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同一事物,用不同的名字指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有一个有趣的例子,二胡、笛子这类乐器,①        :香港称“中乐”,新加坡称“华乐”,中国内地称“民乐”,台湾则称“国乐”。②       ,“中”字最能表现自己的政治立场;新加坡百分之七八十居民是华裔,“华语”“华文”“华乐”流露的是寻根意识;中国内地则把“民乐”和“西乐”对举,③        ;台湾政权是由内地过去的,沿用了民国时期的一些词语,“国乐”便是其中之一。可见,语言说到底是社会的缩影。
答案
【答案】①在华语圈内各有各的叫法 ②香港明确是中国的领土  ③强调的是民族特点(每句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处结合下文来看,香港、新加坡、中国内地、台湾对二胡、笛子这类乐器各有称呼,可知此处应填“华语圈内叫法不同”之类的句子。②处结合后文的“政治立场”和上文的“中乐”可推知,此处应填“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之类的句子。③处结合上文“‘民乐’和‘西乐’对举”“ 中国内地称‘民乐’”,可推知此处应填“强调民族特点”之类的句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举一反三
【题文】(4分)请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顺序合理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
①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苟子》《韩非子》等
②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③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④先秦散文分为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两大类
⑤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⑥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⑦它们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言简明、连贯、得体,逻辑严 密。
本刊自创刊并发行以,一直深受不少莘莘学子的喜爱①。许多读者信赞扬说,你们②的报纸丰富了他们③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2010年,我报将不孚众望④,继续狠抓内部管理和刊物质量⑤,进一步提升报纸品位,替读者奉献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⑥。
(1)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                           
                                     。
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辞藻装饰起来的
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华丽辞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①⑤④②③⑥B.②③⑥①⑤④C.③⑥①⑤②④D.②⑤③④①⑥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高三语文组对学生三次模拟考试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不得出现数字)(4分)
项目名称(分值)
一模得分
二模得分
三模得分
三次平均得分比例
古文翻译(10分)
4.5
7
5.3
56%
名句名篇默写(5分)
4
4.2
4.7
86%
文学作品鉴赏(33分)
18
22
20
60.6%
语言表达运用(15分)
11.2
6
10
60.4%
作文(60分)
43
45
47
75%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50字内)
(2)针对这一结论,你给该校学生的复习建议是: (40字内)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5分)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派开南宋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上联:                                  下联: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