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2010年起我国部分商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2012年上半年出现“油你涨”“苹什么”,可谓是“涨声不断”。从防

物价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2010年起我国部分商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2012年上半年出现“油你涨”“苹什么”,可谓是“涨声不断”。从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物价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2010年起我国部分商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2012年上半年出现“油你涨”“苹什么”,可谓是“涨声不断”。从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的角度看,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
A.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减少→国内商品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C.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的角度去找到正确做法。物价上涨过快是由于供小于求导致。因此,防止物价上涨过快应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降低有效需求。提高存贷款利率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商品价格水平下降。C符合题意。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生产规模决定。A观点错误,排除;人民币升值会给我国带来负面影响,不能靠人民币升值来稳定物价。B观点错误,不选;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加剧物价上涨。D观点错误,不选。
举一反三
低碳、节能是2012年的关键词。要让“低碳”成为全民概念,放大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低碳精神;加强低碳意识教育、树立低碳消费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如果就此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活动,最合适的主题是(  )
①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               ②节能低碳 政府支持
③节能减排 企业责任               ④理性消费 绿色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图表一

 图表二
注: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②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受到极大影响。
材料二 当前宏观经济最大的风险,不是投资增速的下降,而是消费增速的明显下降。这个下降与我国潜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这个角度看,调控的重点,既要兼顾短期的稳定投资,更要着眼于中长期的扩大消费,要明确把扩大消费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但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体制机制、政策安排并不利于消费扩大。因此,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需要尽快推进消费政策调整,除了出台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等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构建起消费释放的政策体系,争取未来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翻番。
(1)图表一、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5分)
(2)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阐述扩大消费的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二、三,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消费的增长。(1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一系列的“中国式奢侈”消费行为充斥四周。同时,有的人吃穿尽情消费却不愿花几十元钱订一份报纸或买一本好书。
材料二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材料三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消费中存在哪些问题?(9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14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说明扩大居民消费的理由。(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来,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要求企业生产者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保证食品的安全,这是因为( )
①商品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消费信心
③产品的质量关系着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④食品安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证明,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进入消费结构巨变期的标志性数据。社会在食品衣着等基本生存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将会逐步减少,在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享受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会日益上升。如沪、京、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前后,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经历了从“吃”转向“用”之后,又开始从“用”转向住房、汽车、旅游、文化消费。目前沪、京、粤等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31838元、 23200元;28253元、21984,;30226.71元、22396.4元。这些地区消费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住房、交通、通讯等消费热点发展。
材料二 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三 某高中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
11月份家庭收入
11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11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1200元
960元
350元
80元
200元
150元
620元
1000元
400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升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8分)
(3)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请你对该同学的消费情况提一些合理建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