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个量化指

(23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个量化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3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个量化指标的提出,事关百姓生活质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彰显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温暖给力,振奋人心。
材料二 要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有专家提出,首先要做好“加法”: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特别要增加就业,保证普通劳动者收入每年都能稳定增长。其次要做好“减法”降低税收,让利于民,杜绝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控制物价,实现收入“倍增”而不是“被增”。
材料三 居民收入翻一番是好事,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些跨国公司积极在中国设置生产基地,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但大约80%是加工贸易,关键设备技术受制于人。随着近几年我国劳动者工资不断提高,部分跨国公司就像候鸟一样把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又迁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气结合材料一,分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经济意义。(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材料二所强调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9分)
(3)请结合材料三,谈谈面对收入翻一番带来的挑战,我们该实施什么战略并说明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性。(6分)
答案

(1)①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共同富裕。②坚持科学发展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④促进收入增长和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8分)
(2)①要做大“蛋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业更加充分,这是实现收入翻一番的基础。②注意控制通货膨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主产率提高同步,使人民实际收入达到翻一番。③注意分好“蛋糕”,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第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运用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缩小分配差距,大幅减少扶贫对象。(9分)
(3)①面对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被别国取代这一挑战,我们必须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也可)。因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这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收入不断增长。③要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位置,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有助于加嵌着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④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避免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有利于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制定为材料,从意义的角度认识该目标的设定,是意义类题目。这一目标确定的意义,可以从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两个不同方面理解,具体表现在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回答。
(2)如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是措施类题目。要增加居民收入,从根本上讲,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学生可以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原理进行解释。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翻一番的目标,要贯彻哪些发展战略,这是从宏观政策上回答措施,不是微观行为。要实现该目标,我国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角度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日渐复兴的美好家园。
材料一 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富裕强大却山秃水臭同样不是美丽中国。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就必须科学应对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生态系统的退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美好家园。
材料二 建设美好家园,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在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2)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知识分析材料二。
材料三 战国时期,荀况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从“载舟覆舟说”到“人民观”的演变的认识。
(4)材料三蕴涵了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哪些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环境保护法》已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北京某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在基层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执行难的问题。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审后,公开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环保部(国务院主管的政府部门)也借此机会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经济发展,内需为重。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工作的重点,必须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环保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与环保部之间的关系。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材料二中的措施能够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如今我国正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已成为共识。促使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A.用在家庭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逐步减少
B.国家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食品供应增加造成食品价格持续下降
D.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文化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2002-2012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2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6
11 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2012
21 810
15 161
1102
6977
5221
165
注:①2012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结合图表(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第二小组】——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本组同学对近段时间比较火的几档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2)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小组】——立足实践,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组同学走访了该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浓园国际艺术村。他们了解到该艺术村自创建以来,陆续为省内200多位美术家免费提供工作室附带居室;在园内修建了大型展览厅和销售厅,为美术家免费包装展、销作品。美术家们在艺术村可以近距离地感受社会生活,可以在一起切磋技艺、提高素养,通过开办美术培训班为培养新人贡献力量,逢年过节则为农民群众写春联、作年画等。2013年“闹春展”期间,美术家们“接地气”的作品受到参观者的热捧,也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该艺术村的经验对文化工作者创造与实现价值有何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图中的曲线表现的变动关系必须是(  )
A.x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y表示商品价值量
B.x表示恩格尔系数,y表示家庭生活水平
C.x表示人民币汇率,y表示外汇汇率
D.x表示居民收入水平,y表示居民消费水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