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几项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经济指标煤炭消耗钢材消耗水泥消耗GDP产出占世界比重31%27%40%4%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

下表是我国几项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经济指标煤炭消耗钢材消耗水泥消耗GDP产出占世界比重31%27%40%4%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是我国几项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
经济指标
煤炭消耗
钢材消耗
水泥消耗
GDP产出
占世界比重
31%
27%
40%
4%
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②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③我国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④我国经济建设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本题图表可以发现,我国的GDP仅占世界的百分之四,但是能耗高,因此可以发现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故题肢②正确;也启示我国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故题肢③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题肢①④,故排除;答案选B。
举一反三
材料一   表1  2008-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基本情况(单位:万吨,%)
 
钢材
产量
钢材
增量
钢铁占世界份额
增长量
效益
中国
世界
 
2008
58177.30
3.60
38
75
25
>8
2012
95186.11
7.66
49.7
<1.3
 
注:我国钢材市场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材料二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效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12月10日至13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三 作为我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制定了《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大力压减产能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钢铁产能向沿海临港和资源优势地区集中;推进节能减排,使吨钢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大技改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资本投身农业、旅游业甚至文化产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5分)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12分)
(3)分析材料三中的做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4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寻求突破口。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试验区重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在市场化、国际化方面探路。总体方案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等十几个方面。这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将释放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材料二 “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一项典型的制度创新,它体现了在投资领城“非禁即入”的原则,即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负面清单”事实上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需要管的事,而不是无限制伸手。对此,某同学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简政放权,杜绝政府干预。
  材料三  2013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司法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在此之前国家组织国内司法部门和大量法律专家深入调查司法现状,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专家分多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白皮书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四  2013年11月12日,以改革为主题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共中央******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指出,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总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请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依据(8分),并结合材料二对某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8分)
(3)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材料四的理解。(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美丽中国”,这六个字勾画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幅盛世美景,让人充满期盼和遐想。
材料一

注:①据有关专家预计在人均GDP达到2万至 2.5万美元时会迎来CO2排放量下降拐点;
②2012年中国人均GDP约为6141美元

图1 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2013年1月12日统计)
注: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截至2013年1月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2013年1月15日在出席会议时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他说:“积累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他同时强调,直面雾霾天气,我国应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材料三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二,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12分)
(3)有人说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2013年是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为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应当采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
C.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扩大劳动力再生产
D.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利用国外劳力资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实现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GDP的增长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