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

(9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 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 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的用量。
答案
【分析讨论】 放热
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错误   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呈碱性,pH也大于7
验证Ⅲ:CaCl2或BaCl2其它答案合理给分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NaOH
【拓展延伸】水
解析
考点:
分析:本题研究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性质,通过“吹气生火”的魔术体现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然后对反应后的生成物进行探究,提出了三个猜想,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碳酸钠属于盐类,但是它呈碱性,要验证氢氧化钠存在时,必须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解:【分析讨论】“吹气生火”的魔术,也需要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实验一定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棉花团达到了着火点.
故答案为:放热
猜想Ⅲ:吹出的气体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水蒸气,因此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用pH试纸测得的pH大于7,不能确定固体是NaOH,因为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排除碳酸钠溶液的干扰,再滴加酚酞试剂时,溶液显红色,就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了.
故答案为:CaCl2;CaCl2+Na2CO3=CaCO3↓+2NaCl;酚酞
【实验反思】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能证明一定有碳酸钠,但是不能证明没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
【拓展延伸】水不能太多,因为水能灭火.故答案为:水
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探究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水蒸气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有关性质和变化的规律,还对反应后是产物进行探究,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既有实验过程的探究,又有结论的探究.首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拓展.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举一反三
(14分)小涵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下课后他对课上老师演示硫酸除去铁锈的实验产生了疑问,并提出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硫酸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除去铁锈?
【提出猜想】 
猜想1 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H2O
猜想2 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        
猜想3 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        
【设计实验】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1)取一支试管,放入生锈的铁钉,并加入2ml蒸馏水,振荡
铁锈没有消失
说明       不能除去铁锈
(2)取一支试管,放入生锈的铁钉,并加入2ml Na2SO4溶液,振荡
                   
说明SO42-不能除去铁锈
(1)取一支试管,放入生锈的铁钉,并加入2ml稀硫酸,振荡
铁锈消失
你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韬韬同学很快写出了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韬韬经过思考后认为第(1)步没有必要进行,他的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将含可溶性杂质和少量泥沙的CaCl2固体进行提纯,得到纯净的CaCl2固体。
小题1:欲除去泥沙,得到较为纯净的CaCl2固体,应采取的实验步骤是:
        ;   ②       ;  ③ 蒸发。
小题2:上述三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小题3:经实验证实所含可溶性杂质为NaCl,现欲去除该杂质,将进行下列操作。

根据以上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②写出加入过量试剂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加入过量试剂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中称得滤渣的B的质量为5g,试计算蒸发后得到纯净CaCl2的质量是 _______  g。(精确到0.1 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验证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其产物。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 H2O+CO2↑+CO↑。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2) 请将下列装置正确的接入到B、C、D位置中,装置导管的接口顺序是:a→           →h。

(3)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5)F装置的作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半瓶敞口放置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他将该漂白液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漂白液的制取原理:Cl2+2NaOH  = NaClO+NaCl+H2O,其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NaClO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NaClO+H2O+CO2  =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 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④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1】该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1】请将下述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提出问题2】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① NaCl ②          ③ NaCl、Na2CO3、NaOH
【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猜想①不合理
              
猜想③不合理,②合理

【实验反思】漂白液开瓶后要尽快使用,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瓶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