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菲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

小菲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菲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将其加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最后完全消失,水变成红色.
(1)说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______;
(2)金属钠和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pH______7(填“>”、“<”、“=”),原因是反应生成了______.金属钠和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和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3)金属钠在空气中迅速变暗,说明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反应;
(4)小菲同学通过这个实验,结合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推断出金属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他推断的依据是什么?回答:______.
答案
(1)根据实验所描述: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切下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浮于水面、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故答案为:银白色、固态、质软(硬度小)、密度小于空气、熔点低、不溶于煤油(只要回答出两点即可)
(2)变为红色,有碱生成,根据元素守恒以及气体具有可燃性还知道另一生成物是氢气,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NaOH、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
(3)钠在空气中变暗,是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故答案为:氧气(化学式也行)
(4)根据反应的难易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故答案为:在空气中,钠比铁更容易被氧化或钠在常温下就能和水发生剧烈反应
举一反三
小山、小寺、小吾三位同学对氨气(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观察与问题:将NaOH溶液滴入盛有(NH42SO4晶体的试管中,立即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他们知道这是氨气,反应方程式是(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他们用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石蕊试纸立即变蓝色.
假设与预测:小山认为,是NH3使石蕊试纸变蓝;
小寺认为,是NH3的水溶液~氨水使石蕊试纸变蓝;
你认为,______的看法是正确的(小山、小寺).
实验与事实:他们在三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张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实验,结果试管(2)中的石蕊试纸______色,
试管(3)中的石蕊试纸______色(不变、变蓝).
小吾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是哪种物质使石蕊试纸变蓝,还需补充一个实验.于是,他在试管①中加入少量______,发现石蕊试纸______色(不变、变蓝).
解释与结论:他们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上述______使石蕊试纸变蓝.
表达与交流:他们回顾在化学课堂上见过,______(举一种)溶液也能使石蕊变蓝.
拓展与迁移:他们认为NH3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呈______性(酸、碱、中),氨水的pH______7(>、<、=).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气体的干燥、净化实验中经常得到应用.化学特长小组的小华与同学们一起展开了对碱石灰的探究.
【提出问题】碱石灰的干燥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如图是该特长小组进行实验时所用到的装置,选择C、D装置,将C、D装置的b、c两端相连,然后从a端缓缓的通入水蒸气.

魔方格


【得出结论】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证明碱石灰的干燥效果良好.
【拓展与应用】
(1)下列气体中,不适合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填编号).
A.O2    B.CO2 C.H2 D.CO
(2)用含少量水蒸气的H2还原CuO来测定水的组成,依次将A、B、C、E装置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装置中药品均足量),则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3)当含有O2、H2O、CO2 三种气体的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干燥剂时,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与反思】请你分析影响碱石灰干燥效果的因素(指出一条):______.
题型:仙桃难度:| 查看答案
小芳同学星期天在家为妈妈帮厨时,发现从那只已使用多年的家用生铁锅底部脱落下一些疏松的棕红色略带黑色的块状物质.她很好奇,收集了一部分并带到化学实验室,决定探究一下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请你与她一起完成这个探究实验.
(1)依据所学化学知识提出猜想,块状物质可能含有:①单质碳,②单质铁,③______.(填一种物质名称)
(2)设计并进行实验:取少量该块状物质放入大试管,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充分反应.
(3)现象及结论:确证猜想①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确证猜想②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确证猜想③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题型:孝感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种白色固体A可能由CuCl2、Na2CO3、NaCl、Ba(OH)2、Ba(NO32、K2SO4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主要现象如图所示,请用化学式填空:

魔方格

(1)白色沉淀B是______;
(2)A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
(3)A可能的组成是(写化学式)(至少填两组,可不填满,每多填一组加1分):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题型:孝感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地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
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
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
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
【提出猜想】Ca(HCO32受热能否分解?
【查阅资料】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H2O和CO2
【设计实验】小强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时通过检验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就可证明Ca(HCO32受热能分解.
【实验过程】小强在实验室找到一瓶Ca(HCO32粉末,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口附近有小液滴产生.
小强得出结论:Ca(HCO32受热能分解.
魔方格

【反思和评价】
小松认为小强的实验不能证明Ca(HCO32受热一定分解了,小松的理由是______.
【进一步实验】请你通过实验,验证加热Ca(HCO32过程中有CO2产生(填写下表中实验操作及现象).
题型:崇文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结  论
____________有CO2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