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作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勇事迹是                   

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作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勇事迹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作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勇事迹是                              (   )
A.戚继光抗击倭寇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黄海海面炮声”可知,这是指黄海海战。黄海海战发生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大规模战役的海战。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仍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邓世昌和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D符合题意。故选D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黄海海战后,有人为邓世昌写下一幅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举一反三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末年,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注: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其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经济一直受到帝国主义制约,《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增辟通商口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拍摄《甲午风云》电视剧,其中一个场景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应选择的背景是:(    )
A.虎门销烟B.慈溪之战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