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10分)小题1: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题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小题3:残酷的地震摧毁了灾区人民的

默写(10分)小题1: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题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小题3:残酷的地震摧毁了灾区人民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默写(10分)
小题1: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小题3:残酷的地震摧毁了灾区人民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地震灾区。
小题4:窈窕淑女,             
小题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小题6:写出两句含有“绿”字的古诗词名句。
                                      
                                        
小题7:              ,志在千里。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1)默写“无可奈何花落去”句时要注意“奈何”的写法;(2)默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句时要注意“侯”的写法;(3)默写“屋舍俨然”、“阡陌交通”句时要注意“俨”、“阡陌”的写法;(4)默写“君子好逑”句时要注意“逑”的写法;(5)默写“山回路转不见君”句时要注意“转”的写法;(6)古诗词中含有“绿”字的句子很多,例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等;(7)默写“老骥伏枥”句时,要注意“骥”、“枥”的写法。
点评:诗文默写是语文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举一反三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题目。(6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2分)
小题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2分)
小题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小题1:梳洗罢,        。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
小题2:官船来往乱如麻,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小题3:燕子来时新社,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破阵子》 晏殊)
小题4:且壮士不死即已,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5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题1:诗人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2:诗的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分传神,为世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小题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2: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小题3: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小题4:田家少闲月,            。夜来南风起,            。(《观刈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雨夜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 ①笳:一种乐器。 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此处指许多村庄。
小题1:“短榻孤灯里”中的“孤”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2:“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两句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