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节选自刘元卿《醒世恒言》)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陈之饮器 陈:________________ (2)盍少尝之 盍: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划线句“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且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 B.可是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 C.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 D.而且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 小题3: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1)放置(或陈放、安放)(2)为什么不 小题2:C 【答案3】猩猩聪明,能够识破人家的引诱;(2分)可猩猩贪心,最终受不了引诱而喝醉酒被活捉。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中“陈”的解释在所学课文《醉翁亭记》中“杂然而前陈者”句中学过,要注意此处动词“放置(或陈放、安放)”,不是形容词“陈旧”。“盍”是个否定副词,实在解释不出“为什么不”,可以采用翻译原文句子的方法,得出这个词的解释。做词语解释题,主要采用:1、日常加强一词多义的总结;2、联系原句子的翻译。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将“且”的词义错解,译句中的“想到”在原句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属于随意加上去的,并且“为”的意思是“是”,却解释为“为了”;B项中也有A项中译句出现的问题;D项中“且”和“为”的解释都出现了与A项相同的问题。所以翻译句子要注意:1、采用直译;2、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语句要通顺。 小题3: 试题分析:从文章的情节猩猩一看到山脚下人们陈列的物品,就知道这是想诱惑他们上当,所以猩猩有聪明的一面;可最终没挡住诱惑,从取小杯饮酒到稍大再到取大杯子饮酒而喝醉落得一个个都被活捉的悲剧下场,看出猩猩有贪婪的一面。当然从文章最后发表的议论中也可得出猩猩的贪婪。做这类题,主要细析文章形象的做法或注意议论性的句子。 |
举一反三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射箭偏离了靶子),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丢到)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年有七,未尝闻吾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 夫尺蠖(昆虫)食黄则身黄,食苍则其身苍。 君其犹有谄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故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郁离子》) 小题1:用“/”给下列句子朗读节奏,限划两处。(4分) 公 以 五 十 乘 赐 弦 章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晏子没十有七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嗜之,则臣食之______________ (3)曩之唱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辞鱼不受20.翻译下列句子: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4分) 小题3:景公“射出质”而群臣“唱善者若出一口”的根本原因是( )(4分)A.景公喜欢听奉承话,群臣因此讨好他。 | B.群臣缺乏才智和胆识,一切顺从君主。 | C.群臣都想同弦章一样得到景公赏赐鲜鱼。 | D.群臣有意谄谀,掩盖景公的过失。 | 小题4:弦章坚决谢绝景公赏赐鲜鱼,其主要原因是( )(4分)A.因为接受赏赐将违反晏子的道义,顺从阿谀奉承的***。 | B.因为要劝谏景公提防谄媚,纠正景公的过失。 | C.为了保持君子的廉洁,不与群臣同流合污,谄媚争宠。 | D.为了遵从晏子的道义,弘扬晏子遗留下来的美好品德。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 艾子讽齐王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④《艾子讽齐王毋筑城》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隔开,限用两处。(4分) 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 (2)问其故(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小题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 小题5:《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艾子讽齐王毋筑城》都是写规劝齐王的故事,邹忌规劝齐王要善于纳谏,艾子规劝齐王不要劳民伤财筑城。尽管规劝的原因不同,但是规劝的方法相同,请你概括说说他们采用了怎样委婉的办法?(3分)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共12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②,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③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④,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⑤,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⑵外举⑥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①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②令:县官。③解狐:人名。④居有间:过了些时日。⑤尉:军事长官。⑥举:举荐。 (《吕氏春秋》) 小题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⑴发闾左適戌渔阳( ) ⑵度已失期( ) ⑶其谁可而为之( ) ⑷遂用之( ) 小题2: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⑴ ⑵ 小题3:从【甲】文陈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原句):(2分) 小题4: 写出与两文内容或主题紧密相关的成语(各写出两个):(4分) 【甲】: 【乙】: |
阅读下面文字。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胜。 【注】①贾诩:张绣的谋士。②太祖比征之:曹操连续攻打张绣。比,连续;之,代张绣。 ③断后:行军时走在后面。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奈何复追( ) ②而公曰必克( ) ③悉如公言( ) ④纵留诸将断后( ) 小题2:与“太祖比征之”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B.公与之乘 |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2分) 绣 以 精 兵 追 退 军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小题5:根据选文说说贾诩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场战争的胜利和张绣也有一定的关系,请问张绣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
阅读下面的古文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会天大雨( ) ⑵度已失期( ) ⑶上使外将兵( ) ⑷楚人怜之( ) 小题2: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D.羲之之书晚乃善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⑴天下苦秦久矣。 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小题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