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惠而死于安乐也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惠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 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引刀裂其织: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常常犯错误 (2)割断 2.(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 忘书中的内容了。(意对即可) 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 [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言之有理即可) 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的道理。 (言之有理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鞋)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选自晋朝葛洪《西京杂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邑( )人大姓文不识 (2)与其( )佣作而不求偿 (3)时人畏服之如是( ) (4)邑人曰:“穷( )矣!” 2.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生留听,更理前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匡衡勤读的两件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体味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山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两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事物的例句,说说打比方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山市到底是一种什么现象?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请你对此现象作点科学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2.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期日中( ) (2)太丘舍去( ) (3)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4)友人惭,下车引之( ) 4.当友人怒曰!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6.“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_______________ 7.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