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 (1)沿溯阻绝。沿: (2)负势竞上。负: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5.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6.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三峡》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答案
1.顺流而下; 凭依; 障碍; 通“返” 2.(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那些为名利而忙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功名利禄之心;为社会事务奔波忙碌的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B 4.(1)湍急、清澈; (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5.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6.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6题。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得意思。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_____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 闻: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B、群臣进谏 臣之妻私臣 C、乃下令 令初下 D、门庭若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下面句子中的“之”跟“闻寡人之耳者”中的“之”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4、下列句子中的“者”跟“上书谏寡人者”中的“者”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虽欲言,无可进者。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三 峡 郦道元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请在文中的空格处填上相应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黑体字。 ①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_ ②至于夏水襄陵 襄____________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____________ ④良多趣味 良____________ 3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乘奔御风”相比较,路遥、时短、行速,显示了( ) A、三峡水流的湍急。 B、宣布皇诏的急切。 C、江行的风波险恶。 D、江水的惊涛拍岸。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精读。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用《小石潭记》文中原句填空。 (1)作者及同游人不久居潭上,记之而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文中用“______________”写溪流形状;用“____________”写溪水情态;用“___________”写岸势。 (3)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发现并寻到小石潭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点明小石潭水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面上写鱼实际上是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 (1)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句中加粗的字。 (1)皆若空游无所依( ) (2)影布石上( ) (3)以其境过清( ) 4、选出“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全石以为底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D、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5、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俶尔远逝”的“尔”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 ) (2)“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人情所患”,三句中的“为”意同。( ) (3)第二段文字正面写鱼,侧面写水,虽无一字写水清,但读者能处处体会水的明静清澈。( ) (4)这段文字细致描绘鱼的姿态情状,既衬托潭水的清洌,也以游鱼反衬自己的失意处境。( ) 6、翻译下列句子。 (1)近岸,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似与游者相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朝(zhāo):早晨,也指一天。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 ①比三旦立于市。( ) ②愿子还而视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旦而马价十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峡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_____________(人名)。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嶂: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