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C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15  s阶段n(B)未画出]。图乙为t2时刻后

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C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15  s阶段n(B)未画出]。图乙为t2时刻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C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15  s阶段n(B)未画出]。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所改变的外界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从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物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t2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______,t5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减少体系压强
(3)图乙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在这四个阶段中C的物质的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填序号):      A.15s-t2时段      B.t3-t4时段      C.t4-t5时段          D.t6以后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反应为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反应开始时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004mol·L-1·s-1    (2)B                A        (3)  D
(4)  3A(g)   B(g)+2C(g)             吸热      (5)  0.04mol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甲图可知,反应进行到15s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2mol-0.10mol=0.12mol,则其浓度变化量为0.12mol÷2L=0.06mol/L,所以从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物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15s=0.004mol/(L·s)。
(2)根据乙图可知,t2时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应该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答案选B;同样根据乙图可知,t5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四个阶段所改变的外界条件均不同,而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浓度,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减小相同的倍数,平衡不移动,因此改变的条件只能是降低越强,这说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t5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就只能是升高温度,答案选A。
(3)根据(2)中分析可知,从t2开始平衡是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t3、t4时平衡不移动,t5时平衡又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在这四个阶段中C的物质的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6以后,答案选D。
(4)根据(2)中分析可知,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又因为根据甲图可知,平衡时A、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为0.18mol、0.12mol,即二者的变化量之比是3:2,其中A是反应物,C是生物,这说明B也一定是生成物,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3A(g)   B(g)+2C(g)。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吸热反应。
(5)平衡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是0.12mo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3A(g)   B(g)+2C(g)可知,生成B的物质的量是0.06mol。根据甲图可知,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反应开始时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6mol=0.04mol。
举一反三
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测量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I2O5可使H2S、CO、HC1等氧化,常用于定量测定CO的含量。已知:
2I2(s)+5O2(g)=2I2O5(s)         △H=-75.56  kJ·mol-1
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
写出CO(g)与I2O5(s)反应生成I2(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NO2(g)+SO2(g)SO3(g)+NO(g)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3)从脱硝、脱硫后的烟气中获取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  (g)+3H2(g)  CH3OH(g)+H2O(g)   △H3
①取五份等体体积CO2和H2的的混合气体 (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 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H3                     0(填“>”、“<”或“=”)。

②在容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左图所示。若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0.5molCO2和1.5mol水蒸气(保持温度不变),则此平衡将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不”或“逆反应方向”)。
         
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如上右图所示。其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Ⅰ.甲醇是一种新型的能源。
(1)合成气(组成为H2和CO)是生产甲醇的重要原料,请写出由焦炭和水在高温下制取合成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在容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
B.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减小
(4)在T1温度时,将1 mol CO和2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碱性,负极的反应式为        ;假设原电解质为NaOH,且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质只有Na2CO3,此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Ⅱ.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10-11。某溶液中含有C1-, 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⑴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
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⑵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ΔH=-90.8kJ·mol
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3.5kJ·mol
③CO(g)+H2O(g)CO2(g)+H2(g);ΔH=-41.3kJ·mol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ΔH=__________
(3)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在500℃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
(4)从氨催化氧化可以制硝酸,此过程中涉及氮氧化物,如NO、NO2、N2O4等。
对反应:N2O4(g)2NO2(g)△H>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E.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
(5)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现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两天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成功对接。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是长征系列火箭的常规推进剂。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2H8N2+2N2O43N2+2X+4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O2     B.CO2    C.H2
(2)1 g液态偏二甲肼与足量的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Q kJ热量,则相同条件下0.1 mol偏二甲肼发生该反应能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kJ (选填下列编号字母)。
A.6Q     B.30Q     C.60Q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1)H2(g)+O2(g)=H2O(g); DH1=akJ·mol-1
(2)2H2(g)+O2(g)=2H2O(g) ; DH2=b kJ·mol-1
(3)H2(g)+O2(g)=H2O(l) ;  DH3=c kJ·mol-1
(4)2H2(g)+O2(g)=2H2O(l) ; D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0B.b>d>0C.2a=b<0D.2c=d>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