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下列材料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下列材料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下列材料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颐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3分)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史实说明上述三个观点。(5分)
(3) 依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答案
(1)材料一:传统文化。  
材料二: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
材料三:整体的社会环境。(3分)
(2)材料一: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1分)
材料二: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或光绪帝大幅度调整礼部官员,激烈反击)。(2分)
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尚弱。(2分)
(其他史实,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
造有利的社会条件。(2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如果学生从某一观点概括其现实意义,言
之成理,即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实际考察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材料一信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说明传统文化是向西方学习的阻力之一。材料二信息“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说明变法者缺乏应有的心智和变法策略。材料三“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说明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
(2)本问实际上是根据具体史实加以说明,可结合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维新变法中过于激进、过大过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等。
(3)综上所述,说明评价改革不能简单化、片面化,而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客观的进行分析。
点评:材料解析题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平时比较难得接触到的。但是学生在阅读材料找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后,总是能够捕捉到一些信息联系与学过的知识取得联系。不管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如何陌生、设问如何新奇,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的材料解析题是没有的。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即要注意回顾题目与教材中的哪段历史有关。
举一反三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的是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B.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C.早期维新派的“商战”主张D.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了民族危机B.推动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D.利用西方政治学说说明儒学合理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   )
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
③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④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统治
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