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文明区域任务观点或名言古代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文明区域任务观点或名言古代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文明区域
任务
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
孟子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材料二 伏尔泰说:“这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代。”……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马克圭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 )和赛因(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对此,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什么主张?(4分)
(2)材料二体现的人文主义观点是什么?伏尔泰推崇孔子的目的是什么?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6分)
(3)据材料三,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西方思想是什么?这场运动在那些方面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2分)
答案

(1)人本身;天赋人权 (4分)
(2)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启蒙运动(6分)
(3)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分)
(4)相互学习交流发展(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表格文字可以看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孔子和孟子的名言中所关注的共同对象是人或人本身,这体现了中西文化中均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精华;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了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二中文字“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承接上一问可以判断出伏尔泰推崇孔子的目的是倡导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这代表了启蒙运动时期的鲜明主张。
(3)依据材料三文字“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 )和赛因(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是指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思想;其积极影响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外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相互交流与学习的特点,追求思想解放和自由是其共同的人文主张。
举一反三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据此分析可知
A.口传史料是完全真实可信的B.历史史料可塑造历史人物
C.实物史料是真实的历史再现D.传统节日皆源于文字史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下各项中与上述孔子观点不同的是
A.以德治民B.克己复礼C.政在爱民D.仁政治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荀子提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天地为万物之本”B.“夫形于天地之间,物也”
C.“舍天地则无以为道”D.“心外无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规律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