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从中可以看出修改方案提出时间粮食产

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从中可以看出修改方案提出时间粮食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从中可以看出
修改方案提出时间
粮食产量(亿斤)
棉花产量(万担)
钢铁产量(万吨)
1955年夏(第一方案)
4600
4300
1100
1956年初(第二方案)
6400
7000
1500
1956年夏(第三方案)
5000
4800
1050—1200

   
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B.三个方案都是可行的
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

答案
C
解析
从数据看,第二个方案的预订目标的增长率要求太高,尤其是农业方面,基本不可能完成的,第三个方案一定程度上是对第二个方案的纠正和调整。
举一反三
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A.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C.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立D.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调查研究,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该同学的调查结论中与当时时代相吻合的是(   )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B.建立起完全合理的工业布局
C.农村正在进行土地改革 D.轻工业发展速度最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一幅某中学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所做的漫画,判断他最有可能是为研究哪一阶段的历史而作
A.抗战时期的大生产运动
B.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
C.十年探索时期的“大跃进”
D.新时期的改革建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
A.1949一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B.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D.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时间
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④留学教育   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