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朗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所学知识,说出日本为走向近代化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答案

(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2分)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2分)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1分)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1分)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分)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2分)
(2)废除旧体制(或“废藩置县”及“四民平等”均可,2分)
发展新经济(或“地地私有”及“殖产兴业”均可,2分)
倡导“文明开化”(或“教育改革”及“学习西方”均可,2分)
建立新军队(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知识和产生不同结果的比较,既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1)中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分析两国对待近代化的态度对学生来讲有点难度。(2)问要主要从向西方学习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来回答。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
点评:关于中国和日本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明治维新的不同,高考命题重点在中国维新变法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比较。
举一反三
曾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日本却在明治维新期间就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原因有
①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②经济、军事实力有所增长
③国内市场狭小④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中,皇室剥削大名和武士对地方统治权的措施是
A.取消藩主特权B.设立藩知事
C.废藩置县D.将旧藩主集中到东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社会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是:
A.垄断组织形成B.政府对经济进行较多干预
C.资产阶级政党活跃D.积极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德川幕府统治日本时。国家的结构特点是
A.居民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B.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体制
C.幕府将军实际上掌握统治权
D.大名绝对服从天皇与将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