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经过四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第四次变轨示意过程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I飞

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经过四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第四次变轨示意过程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I飞

题型:盐城模拟难度:来源:
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经过四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第四次变轨示意过程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I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实现变轨,进入同步轨道II.对该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轨道I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
B.在轨道I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C.在椭圆轨道I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等于24小时
D.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小
魔方格
答案
A、在轨道Ⅰ上的P点速度较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会做近心运动,要想进入圆轨道Ⅱ,需加速,使万有引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所以在轨道I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轨道I上的机械能小于轨道Ⅱ上的机械能.故A、D错误.
    B、在轨道I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所受的万有引力相等,所以加速度相等.故B正确.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R3
T2
=C
,椭圆轨道的周期小于圆轨道Ⅱ的周期,圆轨道Ⅱ为同步卫星轨道,周期等于24小时.所以椭圆轨道I上运行一周的时间小于24小时.故C错误.
故选B.
举一反三
在某个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得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若发射一颗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最小周期为多少?(不考虑星球自转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题型:宁德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2011年11月1日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成功交会对接.“天宫一号”M和“神舟八号”N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右图所示,虚线为对接前各自的运行轨道,由右图可知(  )
A.M的线速度大于N的线速度
B.M的周期大于N的周期
C.M的向心加速度大于N的向心加速度
D.N通过点火加速后可以与M实现对接
魔方格
题型:肇庆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由于行星的自转,放在某行星“赤道”表面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这颗行星在质量、半径、自转周期、公转周期等参数中只有一个参数跟地球不同,而下列情况中符合条件的是(  )
A.该行星的半径大于地球
B.该行星的质量大于地球
C.该行星的自转周期大于地球
D.该行星的公转周期大于地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嫦娥二号”于2010年l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嫦娥二号”从地球发射后经A处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B处进入绕月工作轨道.已知绕月工作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
B.嫦娥二号在B处由地月转移轨道需加速才能进入工作轨道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嫦娥二号在B处受到的月球引力大小
D.根据题中条佴可以算出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运行时的加速度
魔方格
题型:南昌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是环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则(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B.b、c的周期相等,且小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所需要的向心力最小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