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生查子独游雨岩①辛弃疾②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生查子独游雨岩①辛弃疾②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生查子
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释:①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地方。这里的景色奇丽。作者在这里写了不少的词。②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一生力主抗金,但由于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小题2: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2分)
答案

小题1: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在溪边行走,影子照在溪里。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云,也落在溪里,我却像在云里行走。(2分)
小题2:①沉醉自然,上片中词人已经完全融身于自然之景中,和山、水深度交融了。②孤独。下片中写自己“高歌”而问“谁和余”,意在殷切希望有相和者。不闻有人和,只有“空谷”中响起“清音”,表达了作者心境之孤独。这种孤独感,恐怕不能只理解为没有旅游的伴侣,必须同词人当时特殊的处境联系起来理解。多少年来,作者力主抗金、和者甚寡,反而遭到排挤和打击,从句中可以看到词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的有意无意的流露。(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然后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本题就要根据平时所学习的辛弃疾的诗词,了解辛弃疾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但由于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被弹劾落职,但虽然退隐,仍不失报国之志,所以虽写美景也往往会有报国无门的愤懑,考生在分析时这些信息都要考虑在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谓其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②《咏蝉》作于高宗仪凤三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③西陆:秋天。④南冠:囚徒。
小题1:阅读虞世南的《蝉》,分析其中“疏桐”这一意象。(3分)
小题2:这两首诗都运用比兴手法,有所寄托。请据此分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寓意。(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相信未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著,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作者自己。
C.这首诗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使韵律和谐,有一种固有的音乐美。
D.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晚 (宋)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小题1:这首诗中的                   体现出了晚春景物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注:本诗创作于1968年。
小题1: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当时环境的险恶,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他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苏轼词,完成后面问题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小题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月”“疏桐”“漏断”极写了作者                      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         
小题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                ,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