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小题1: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4分) |
答案
小题1: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小题1: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利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来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作者托梦境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追求,越是渴望说明现实越是残酷。所以梦境是现实的对比。答题时要答出对比或对照,答题作者对自由及理想人生的追求。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风格。本诗不同于作者其他的诗歌,风格倾向于豪迈。具体分析时可从意象及语言上进行分析。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6分) 西江月·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小题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翁”形象?(2分) 小题2:这首词下阙描绘了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小题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湿,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此诗作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作者游粤北归途中。“湘东驿”属湖南醴陵,由此东行至芦溪,即属江西萍乡。在这段路程中,作者是沿着陆路走的,故称“遵陆”。 小题1:诗的中间两联写景有何特点?请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小题2:本诗是一首田园诗,但又比传统的田园诗意蕴更丰富,试作分析。(3分)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7分) 渡荆门送别①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送严士元②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春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此诗是李白25岁初次出蜀远渡荆门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湖北。②严士元是吴(今苏州人)人,曾任员外郎。两人在苏州偶遇后,严要赴湖南,故刘长卿写诗赠别。③青袍,唐代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颜色。 小题1:两首诗题目中都有“送”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两诗中的颔联都是写景名句,但意境各异。请根据提示,完成赏析。(4分) 李诗“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描写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地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出一派寥廓的景象,蕴藏着诗人到楚地游览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刘诗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琅 琊 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小题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小题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