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秋下荆门①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②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③,自爱名山入剡中④。【注】①此诗是李白出蜀远游时的纪行之作。②布帆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秋下荆门①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②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③,自爱名山入剡中④。【注】①此诗是李白出蜀远游时的纪行之作。②布帆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下荆门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注】①此诗是李白出蜀远游时的纪行之作。②布帆无恙: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曾乘舟东下,殷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顾恺之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③鲈鱼鲙: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辞官回到了故乡。④剡中:浙江。
小题1:诗的前两句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做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

小题1:勾勒了一幅山明水净天高远、秋风万里送行舟的美丽图景。诗人着一“空”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明水净、天高远的景象,又以“布帆无恙”的典故凸显出自己欢快的心情。
小题1:诗人巧用典故,直抒胸臆,清楚地表达了此行的目的和志向,抒发了憧憬锦绣前程、热烈追求理想的情感。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对画面的描绘,翻译前两句,答出氛围特点以及景物所表达的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诗的表现手法是巧用典故,直抒胸臆,用典是借典故抒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夔州歌十首(其九)
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小题1:杜甫的这首诗气象宏大,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小题2:有评论者认为,若将首句的“不可忘”改为“系人思”会更好,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共 5分)
虞美人·梳楼
将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小题1:请分析词的上阙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请分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的写景艺术。(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送别杜审言(唐)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③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小题1:颈联中提到孙楚和屈平,有何用意?(3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述首联“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小题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诗人极写春日美景的用意是什么?(3分)
小题2: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题。(8分)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本诗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青溪:今陕西沔县之东。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      诗;(1分)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    诗。(1分)
小题2:赏析“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