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共8分)闲意(南宋)陆游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行人损绿苔。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滟杯。安得小园宽半亩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共8分)闲意(南宋)陆游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行人损绿苔。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滟杯。安得小园宽半亩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共8分)
闲意
(南宋)陆游
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行人损绿苔。
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
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滟杯。
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紧闭柴门、珍爱绿苔,表现了诗人于寂寞中不被人理解的烦闷。
B.颈联以家庭生活的和谐、惬意,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愉悦的心情。
C.尾联驰骋想象:如能再添得半亩大的小园,黄梅绿李一时栽起,园景将更美好。
D.整首诗语调清新,态度闲适,多角度地表现出了自然之趣与家庭生活之乐。
小题2:结合全诗,自选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5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1:结合全诗,可就以下几个点进行鉴赏。妍日,写出了春日的美好。催,写出了春天万物生发、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春意动,一个“动”字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好风,写出春风的和畅与怡人。“卷”字极富动感地表现出“市声”入耳的状况。时而传来的“市声”反衬出小园的宁静,进一步增添了诗人家居生活的一份生机和情趣。
解析

小题1:A、“不被人理解的烦闷”错,表现了与人世相隔的清闲和与自然亲近的超逸。(背景:陆游力主抗金,收复中原。朝中的主和派抬头,他被罢免回乡,过起了闲散的生活。)
小题2:(1)炼字。“妍日”是指春天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写出了春日的美好。催,写出了春天万物生发、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春意动,一个“动”字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卷”字极富动感地表现出“市声”入耳的状况。
(2)手法:反衬。以“市声”反衬小园的宁静,进一步增添了诗人家居生活的生机和情趣。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写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其中,“新娘”的比喻充满新意,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一见钟情。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极具历史价值。
C.《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荆轲刺秦王》选自其中。
D.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天狗》是极力张扬自我的一首奇诗,每行都以“我”字开头,突出了诗人强烈的自我意识,充分宣泄了他那激荡不已的激情。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填入后边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下面题目。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学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小题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小题1: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2: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夜   步
明·高攀龙
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 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欣然意有会,谁舆共心赏。
小题1:诗人描写了“夜步”时所见所闻的怎样景象,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