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夜书所见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注]①篱落:篱笆。(1)诗的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1)诗的前两句中“送”“动”二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4分) (2)诗的后两句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 |
答案
(1)“送”是“送来”的意思,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刺骨的寒气(1分),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 “动”是“触动”的意思,写出江上的阵阵秋风引发的羁旅的情怀(1分),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1分) (2)(4分)衬托(反衬)或对比或借景抒情(1分)。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捉蟋蟀,儿童欢乐愉快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对比(1分),突出抒发了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 |
解析
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汉宫春 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1)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人误许”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何作用?(4分)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①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①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一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其中的一种并加以分析。(4分) (2)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分) 答: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到了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画艺术中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是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请谈一谈你对本诗这一特点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1)“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 (2)词的上片写景,下片叙事,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