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议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议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朝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小题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4: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向齐王进谏,终使齐国大治。 | B.齐王下令号召“群臣吏民”都来提意见,可见古代的平民老百姓是可以参与政治的。 | C.齐威王纳谏结果是提高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很多诸侯的尊敬。 | D.邹忌在比美中颇有自知之明,他怀疑妻、妾、客同声肯定他比徐公美是一种阿谀,由此悟出治国道理。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1)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2)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小题4:B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改为: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中的“诚”解释为:真正。B项中的“私”分别解释为:偏爱;私心。C项中的“之”分别解释为:的;在、到。D项中的“间”解释为:间或,偶尔;参与。 小题3: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面刺”“ 上赏”的意思。2句中“于”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从文中筛选与选项有关的信息。“古代的平民老百姓是可以参与政治的”本文没有此意思。 |
举一反三
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③齑jī:腌菜。④啖(dàn):吃。⑤留守:官职名称。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⑦馔(zhuàn):饭菜。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日煮粥一釜( ) ②既而悉败矣( ) ③大人闻汝清苦( ) ④遗以食物(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范仲淹置之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 B.不以木为之者 (《活板》) |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 D.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 |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盖 食 粥 安 已 久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归告其父,馈以佳肴。(2分)(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2分) 小题4: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2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7分)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恶其不祥( ) ②或旦而不鸣( ) ③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 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 ) 小题2: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A.无鲜肥滋味之享 | B.弗之怠 | 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D.当余之从师也 | 小题3: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小题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 |
阅读下面的《景清借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6分)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①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约明日还书( ) ②亦未假书于汝( ) ③益习其声( ) ④家人发箧视之( ) 小题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即以书还生A.跪而拾之以归 | B.以幽阴深邃奇 | C.以为且噬己也 | D.普又以其人奏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清灯窗所业书。 (2)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小题4:从景清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读出了景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解说。(3分) |
(12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主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手?”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晏子避席对曰 (3)子敬素好琴 (4)便径入坐灵床上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文: 小题3:[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小题4: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
(10分)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适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日夜辄自鸣: ②终不能已: ③适来问疾: ④夔食讫: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以”和“僧俱以告”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B.遂以命楼 | C.以实奇 |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