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某翁呼树上君子  某翁除夕过中庭,仰见树杪①有人,即止不进。翁屏退家人,仰树呼曰:“树上君子,此间已无外人,盍②下?”其人乃下,叩首称死罪。翁视之,

文言文阅读。某翁呼树上君子  某翁除夕过中庭,仰见树杪①有人,即止不进。翁屏退家人,仰树呼曰:“树上君子,此间已无外人,盍②下?”其人乃下,叩首称死罪。翁视之,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某翁呼树上君子
  某翁除夕过中庭,仰见树杪有人,即止不进。翁屏退家人,仰树呼曰:“树上君子,此间已无外人,盍下?”其人乃下,叩首称死罪。翁视之,邻人也。相将入亭,先酌之三杯,早:“汝所需若干?”邻人泣告曰:“小人有母,遇年荒,无以卒岁,素谂翁家富有,故行此不肖事。今既不罪,尚敢他望耶?”言已,声酸嘶。翁曰:“不能周济邻居,以至为非,老夫之过也。今酒殽尚温,汝其饱飡,当以三十金畀汝。勿再为此,他人不汝恕也,且陷老母于不义。”食已,乃予银,并布裹食物,送之墙下,曰:“归遗尔母。汝仍出此,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注释】①树杪:miǎo,树梢。②盍:hé,何不。③谂:shěn,知道。④殽:同“肴”,菜肴。⑤飡:同“餐”,吃。⑥畀:bì,送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即不进__________
(2)谂翁家富有__________
(3)已,乃予银__________
(4)归尔母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乃下(其他)
B.翁视,邻人也(指代邻人)
C.当三十金畀汝
D.食已,予银(就)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某翁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停下(2)平时,一向(3)吃(4)给
2.A
3.不要让我的家人知道这件事,我也始终不会告诉别人。(意思符合即可)
4.宽容、善良(富有同情心)。
举一反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臣之妻臣(  )
②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
③王之甚矣(  )
④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柳宗元 
  鹿畏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罌火,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①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②貙(chū):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③寂寂:悄悄地。④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⑤捽(zuó):楸住。⑥搏:搏击。⑦挽:拿来。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处))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罴之状,发人立(通“披”)
B、为鹿鸣以其类(感动)
C、伺其至,火而射之(点燃)
D、貙闻其鹿也,而至(快步.行走)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经历是难以忘怀的,例如习惯养成、难题探究、同伴合作、社会实践……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们有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获得了成长。
  请你以“我懂得了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要求:(1)题目中的空白处可填上一个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何易于挽舟
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释】①柯易于,安徽人,时任益昌县令。挽舟,指拉纤。②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③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④腰笏(hù):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⑤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⑥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多(   )宾客歌酒
(2)至则(   )民挽舟
(3)(   )舟上下
(4)偕骑还(   )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何易于(曾经)为益昌令
B.易于(就)自腰笏
C.(正)春,百姓不耕即蚕
D、当其无事,可(认为)充役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赞美何易于,请你结合文中具体事例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