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固氮反应,写出大气中雷电作用时的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固氮反应,写出大气中雷电作用时的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固氮反应,写出大气中雷电作用时的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
①2H2(g)+O2(g)2H2O(g) △H=-483.6kj/mol
②N2(g)+3H2(g)2NH3(g) △H=-92.4kJ/mol
③4NH3(g)+5O2(g)4NO(g)+6H2O(g) △H=-905kJ/mol
则反应④4NH3(g)+3O2(g)2N2(g)+6H2O(g)的△H=___________。如图是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在催化剂作用下,一定量的氨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不同温度时的生成物及生成物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温度较低时以反应_______(选填上述已知反应序号“①、②、③或④”)为主,当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
(3)在实验室中,某同学利用下列试剂及器材完成的实验能够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用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灯泡昏暗
b.将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氨水的pH<13
d.用湿润的篮色石蕊试纸测得NH4Cl溶液为红色
(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测得这两种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0~10min内N2O4的化学反应速率v(N2O4)=_______,在第25min时,容器内两种物质的浓度突然发生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35min时, 反应N2O42NO2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答案
(1)N2(g)+O2(g)2NO(g)
(2)-1266kJ/mol;④;生成N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于900℃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产率下降
(3)e
(4)0.02mol/(L·min);增大了NO2的浓度;0.9mol/L
举一反三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引起的核辐射一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碘元素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下面是关于碘的有关问题。
I.现向含6mol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KBr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KI反应完全,写出并配平a→b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已知反应:2BrO3-+I2=2IO3-+Br2;有同学由此得出氧化性:I2>Br2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②n(KBrO3)=4.0mol时,对应含碘物质的化学式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Ⅱ.相同温度下,在四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H2(g)+I2(g)2HI(g),实验测得起始及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4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I2(g)2HI(g) △H=-23.15kJ/mol
C.平衡时,容器④中H2的转化率高于①
D.容器②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23.15kJ
E.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①的体积压缩,H2的转化率提高
(5)如果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容器③的平衡体系中加入1.6mol I2蒸气,平衡将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2A(g)B(g)+C(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下进行,实验Ⅲ在850℃下进行,B、C的初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8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min至40min内A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3)实验Ⅱ和实验Ⅰ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Ⅲ和实验Ⅰ的比较,可推测该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填“正”或 “逆”)反应方向移动,该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与实验Ⅰ相比,若实验Ⅰ中A的初始浓度改为0.8mol/L,其他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所需时间_______实验Ⅰ(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6)若在实验Ⅰ条件下,通入B、C两种气体,达到平衡时与实验Ⅰ的平衡状态相同,则B、C两种气体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B)=________,c(C)=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5℃时,在含有Pb2+ 、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 (aq)       Sn2+ (aq)+Pb(s)  △H<0,体系中c(Pb2+ )和c(Sn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平衡向右移动   
B.若该反应在30℃时进行,则平衡时c(Sn2+ )增大   
C.若该反应在20℃时进行,则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t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上可以利用反应CH4(g)+H2O(g)CO(g)+3H2(g)制备化工原料CO和H2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CH4和0.30molH2O,测得CH4(g)和H2(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0-2min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②反应达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③3min时改变条件,反应进行到4min时,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则3min-4min之间,平衡向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已知温度、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H____0(填“>”或“”或“<”)。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向体系中充入水蒸气,平衡常数K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业上还可通过煤的气化制备CO和H2,已知:
Ⅰ.2H2(g)+O2(g)=2H2O(g) △H1=-483.6kJ/mol
Ⅱ.2CO(g)+O2(g)=2CO2(g) △H2=-566.0kJ/mol
Ⅲ.C(s)+O2(g)=CO2(g) △H3=-395.0kJ/mol
则煤炭气化制备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