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腰围减损。潘鬓:指中年鬓发早白。庙:宗庙。古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之处所。教坊:古官署,司宫乐。宫娥:宫女。
小题1:词中哪两句最能表现作者被俘的含悲饮恨生活?(2分)
小题2:上阕最后一句“几曾识干戈?”在整首词中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3:宋苏轼在《东坡志林·卷四跋李主词》中说:“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读了苏轼的这段话,联系本词,你认为李煜这首词是辞别太庙时所写还是沦为臣虏之后所作?简述理由。(2分)
答案

小题1: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小题1:承上启下;上阕极写太平景象,下阕极写被俘后的凄凉悲苦。
小题1:沦为臣虏后作;因为若没有受臣虏之苦,哪来“沈腰潘鬓消磨”的感受?
解析
小题1:“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表现了作者被俘后的含悲饮恨生活。
小题2:承上启下;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小题3:沦为臣虏后作;因为若没有受臣虏之苦,哪来“沈腰潘鬓消磨”的感受?“几曾识干戈”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由此可见是沦为臣虏之后所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0分)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小题1:这首咏雪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完全采用侧面烘托、间接表现的手法。请对此分析。(4分)
小题2:“时闻折竹声”这句话背后隐含的含义应该是多重的,你能够从中推知到什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8分)
蝶恋花 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释]①刬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小题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写离别感情的。(4分)
小题2:有人评价本词结尾“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一句,“意蕴深厚”,“有
不尽之意”。试加以简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11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小题1: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5分)
小题2: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试举一种手法加以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6分)
乡 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小题1:全诗“由远到近”共写了哪几个景物?(4分)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几个层面的“恨”?(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